“脱虚向实”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践行十九大报告精神

被引:56
作者
解维敏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 金融化; 参股金融业; 企业创新;
D O I
10.19985/j.cnki.cassjwe.2018.08.002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中国大量非金融类企业参股金融业,企业加速金融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非金融类企业参股金融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参股金融业抑制了企业创新,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对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更为显著。上述抑制作用对面临融资约束、管理层业绩压力较大的企业更明显。因此,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鼓励实体企业提高实业投资,实现"脱虚向实"。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对商业银行反垄断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基于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J].
刘志彪 ;
凌永辉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8, 15 (01) :1-6
[2]   Thorny roses:The motivation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holding equity stake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China's listed nonfinancial firms [J].
Liping Xu ;
Yu Xin .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7, (02) :105-125
[3]   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J].
王红建 ;
曹瑜强 ;
杨庆 ;
杨筝 .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 (01) :155-166
[4]   金融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分析 [J].
黄泽清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 8 (01) :162-185
[5]   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32-46
[6]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企业创新——来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证据 [J].
倪骁然 ;
朱玉杰 .
管理世界, 2016, (07) :154-167
[7]   经济金融化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演化博弈框架 [J].
鲁春义 ;
丁晓钦 .
财经研究, 2016, 42 (07) :52-62+74
[8]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J].
黎文靖 ;
郑曼妮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60-73
[9]   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活动的抑制效应研究 [J].
张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7) :68-83
[10]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和趋势——一个结构的和比较的分析 [J].
赵峰 ;
田佳禾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 (03) :1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