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导向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研究

被引:50
作者
赵军 [1 ]
申怡 [2 ]
夏建国 [3 ]
机构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关键词
产教合作; 命运共同体; 新工科; 工程教育;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8.07.12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新工科建设的社会意义在于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产业界与教育界持续的能量转换是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中产业界与教育界的相对割裂对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制约,构建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为推进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和路径选择。实践表明以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建构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有助于推进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实现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 [J].
顾佩华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6) :1-13
[2]   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 [J].
林健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7-14
[3]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 [J].
夏建国 ;
赵军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5-19+65
[4]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J].
钟登华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6
[5]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 [J].
吴爱华 ;
侯永峰 ;
杨秋波 ;
郝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1) :1-9
[6]  
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N]. 国纪平.人民日报. 2015 (001)
[7]  
共同体与社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滕尼斯, 2010
[8]  
社会行动·社会系统·社会控制[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刘润忠著, 2005
[9]  
共同体[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