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自杀基因联合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基因疗法的肿瘤治疗作用及免疫机理研究

被引:4
作者
程大胜
曹雪涛
鞠佃文
章卫平
王建莉
陶群
张明徽
朱学军
袁正隆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2]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上海解放军医院徐州
[3] 上海
关键词
自杀基因;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 基因治疗; 腺病毒; 结肠腺癌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5 [肿瘤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本研究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小鼠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基因体内联合转染,观察了其抗肿瘤效应并分析了免疫机理.小鼠皮下接种结肠腺癌CT26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表达Ltn的重组腺病毒AdLtn和表达CD的重组腺病毒AdCD,然后连续10天给予5一氟胞嘧啶(5-FC)300mg/kg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小鼠存活期明显长于单用AdLtn治疗组或单用AdCD/5-FC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和对(37结肠腺癌细胞的CTL杀伤活性明显增强.瘤体细胞FACS分析结果表明,经联合基因治疗后,肿瘤组织CD4+、CD8+细胞浸润增加,结肠腺癌细胞表达H-2Kd和B7-1分子明显增加.提示经CD自杀基因和Ltn基因联合治疗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Ltn基因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的应答,增加机体的抗肿瘤作用,是肿瘤基因治疗中一条新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联合IL-2基因疗法的肿瘤治疗作用及免疫机理分析 [J].
鞠佃文 ;
曹雪涛 ;
王宝梅 ;
万涛 ;
陶群 ;
陈国友 ;
章卫平 .
中华肿瘤杂志, 1998, (02) :28-31
[2]   小鼠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 [J].
章卫平 ;
曹雪涛 ;
马施华 ;
何龙 ;
袁正隆 ;
陈国友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8, (01) :4-8
[3]  
Antitumor effect induced by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ene-modified tumor vaccination: Comparison of adenovirus- and retrovirus-mediated genetic transduction[J] . Junko Abe,Hiroaki Wakimoto,Yoko Yoshida,Masaru Aoyagi,Kimiyoshi Hirakawa,Hirofumi Hamada.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 1995 (9)
[4]  
A first step in development of gene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cloning 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of Escherichia coli cytosine deaminase. Austin E A, Huber B E. Molecular Pharmacolog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