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研判: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10
作者
黄庆华
王钊
姜松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统筹度; AHP; GCA; GARCH; 指标体系;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2.02.01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灰色综合分析法GCA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度进行测度,并构建GARCH模型对其动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0年重庆市城乡统筹度呈逐年下降态势,直辖后年均下降速度达1.78%。重庆市城乡统筹度不存在"集簇性",过去波动状态对未来反映会逐渐增强。重庆市城乡统筹度不存在"杠杆效应",政府若不施加"外力",城乡统筹度将逐年递减。但从长远来看,城乡统筹度将逐步收敛于稳定状态。基于此,应该从就业与社会保障、财政金融以及土地管理与使用等方面强化制度创新,助力城乡统筹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 [J].
方松海 ;
王为农 ;
黄汉权 .
管理世界, 2011, (05) :66-80+187
[2]   城乡统筹的模式探索 [J].
林文棋 .
北京规划建设, 2010, (01) :12-13
[3]   基于AHP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重庆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定 [J].
姜松 ;
周虹 .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9, 8 (07) :9-12
[4]   中国城乡统筹新模式探讨 [J].
许正中 .
农村工作通讯, 2009, (01) :39-40
[5]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八种互动模式 [J].
尹焕三 .
理论与改革, 2008, (05) :82-84
[6]   影响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因素分析 [J].
赵彩云 ;
夏英 .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27) :2-6
[7]   户籍制度: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分析 [J].
黄永红 .
探索, 2008, (02) :176-180
[8]   统筹城乡试验区的目标取向与三维设计 [J].
朱道才 ;
李刚 .
改革, 2008, (03) :153-157
[9]   重庆市城市化、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J].
许秀川 ;
王钊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1) :91-97
[10]   “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若干问题思考 [J].
林凌 .
中国城市经济, 2007, (08)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