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统计学的社会观:塔尔德与涂尔干之争再考察

被引:5
作者
李英飞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模仿; 平均类型; 统计学; 单子论;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7.06.004
中图分类号
C8 [统计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摘要
鲜有人考察19世纪法国的两位重要社会学家塔尔德和涂尔干之间的争论。本文以两人都倚重的统计学方法为切入口,深入考察两人论辩的实质问题,并力图呈现论辩背后的社会观差异以及各自对社会秩序之基础的思考。塔尔德试图以客观概率的方式去捕捉作为主观变量的社会秩序的生成过程,涂尔干则秉承以凯特莱为代表的道德统计学传统,试图通过纯粹客观的统计数据来捕捉具体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正常状态。通过对两人统计学基础的不断追索,本文认为,两人的实质差异在于:塔尔德试图超越社会本体论思考,用单子论的方式把握和理解现代社会特征和秩序的基础,而涂尔干仍然从社会本体的角度做社会学式思考,探寻现代社会的秩序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33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Selected Papers. Tarde,Gabriel. . 1969
[2]  
社会分工论[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涂尔干, 2016
[3]  
正常与病态[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康吉莱姆, 2015
[4]  
驯服偶然[M]. 商务印书馆 , 哈金, 2014
[5]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 涂尔干 (Durkheim, 2006
[6]  
模仿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塔尔德, 2007
[7]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商务印书馆 , (法) 迪尔凯姆 (Durkeim, 2009
[8]  
The History of Statistics. Stigler,S.M. The Measurement of Uncertainty Before 1900 . 1986
[9]  
The Debate between Tarde and Durkheim. Vargas, E. V,Latour, B,Karsenti B,Ait-Touati, F,Salmon L.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 . 2008
[10]  
"The Difference and Repitition of Gabriel Tarde.". Alliez,Eric. Distinktio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