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区奉节县典型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11
作者
常中华
伍法权
张二勇
柴建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关键词
岩质斜坡; 变形破坏模式; 成因机制; 奉节县;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4.04.005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从奉节地区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出发,充分分析研究该地区斜坡的物质成分组成、结构特征、岩层组合特点,同时考虑长江河谷的发育变迁对该地区地形地貌变化的影响,将研究区斜坡结构划分为以下6种类型:顺倾坚硬岩层斜坡、顺倾软弱岩层斜坡、顺倾软硬岩互层斜坡,反倾坚硬岩层斜坡、反倾软弱岩层斜坡、反倾软硬岩互层斜坡。论文从斜坡变形破坏形态入手,归纳、总结了以上6种类型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特点:总体上看,坚硬岩层组成的斜坡以断裂、崩塌变形破坏为主,而软弱岩层组成的斜坡以弯曲、滑动、塑性流动变形破坏为主。由于岩性本身存在强度差异,而且由于不同的岩层组合,及其与不同坡向的组合,造成各类斜坡的变形破坏又独具特点。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重力作用、降雨及地下水作用、河流冲刷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斜坡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对于所划分的不同结构类型的斜坡,以上3种动力地质作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最终在各种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了奉节地区复杂多样的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三峡工程地质研究.[M].长江水利委员会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顺层岸坡研究.[M].张年学等著;.地震出版社.1993,
[3]  
岩体结构力学.[M].孙广忠著;.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