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滨海湿地3种草本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学的季节变化

被引:150
作者
吴统贵
吴明
刘丽
萧江华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杭州湾滨海湿地; N、P化学计量学;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动态平衡理论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基础,各种有机体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化学计量比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研究了杭州湾滨海湿地3种优势物种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糙叶薹草(Carex scabrifoli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3种植物叶片N含量范围分别是7.41–17.12、7.47–13.15和6.03–18.09mg·g–1,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1.69±2.66)、(10.17±1.53)和(11.56±3.19)mg·g–1;叶片P范围分别是0.34–2.60、0.41–1.10和0.35–2.04mg·g–1,平均值为(0.93±0.62)、(0.74±0.23)和(0.82±0.53)mg·g–1;N:P范围分别是7.19–30.63、11.58–16.81和8.62–21.86,平均值为16.83±8.31、14.53±3.91和16.49±5.51,可见不同植物其生态化学计量值范围存在一定差异,但经方差分析发现3种草本植物间生长季节内N、P元素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各物种叶片N、P含量均表现出在生长初期显著大于其他生长季节(p<0.05),生长旺季(6、7月)随着叶片生物量的持续增加,N、P含量逐渐降低并达到最小值,随后8–9月叶片不再生长而N、P含量逐渐回升,在10月叶片衰老时N、P含量再次下降;叶片N:P则在生长初期较小,在生长旺季先升高后降低,随后叶片成熟不再生长时又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九段沙上沙湿地植物N、P、K的分布特征与季节动态 [J].
刘长娥 ;
杨永兴 ;
杨杨 .
生态学杂志, 2008, (11) :1876-1882
[2]   杭州湾滩涂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动态 [J].
吴统贵 ;
吴明 ;
萧江华 .
生态学杂志, 2008, (08) :1284-1289
[3]   湿地芦苇植株氮素分布动态特征分析 [J].
贾庆宇 ;
周广胜 ;
周莉 ;
谢艳兵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4) :858-864
[4]   李营养累积、分布及叶片养分动态研究 [J].
李鑫 ;
张丽娟 ;
刘威生 ;
杨建民 ;
马峙英 .
土壤, 2007, (06) :982-986
[5]   崇明东滩湿地高等植被演替特征 [J].
闫芊 ;
陆健健 ;
何文珊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099-1103
[6]   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常见种叶片N、P化学计量学特征 [J].
高三平 ;
李俊祥 ;
徐明策 ;
陈熙 ;
戴洁 .
生态学报, 2007, (03) :947-952
[7]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8) :965-973
[8]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J].
曾德慧 ;
陈广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41-153
[9]   N:P化学计量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J].
张丽霞 ;
白永飞 ;
韩兴国 .
ActaBotanicaSinica, 2003, (09) :1009-1018
[10]   锐齿栎林个体光合器官生长与营养季节动态 [J].
刘广全 ;
赵士洞 ;
王浩 ;
土小宁 ;
龚立群 .
生态学报, 2001, (06) :88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