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新华大型磷矿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5
作者
王敏
孙晓明
马名扬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磷块岩; 稀土元素; 下寒武统黑色岩系; 织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黔西织金是我国重要的磷矿产区之一。利用ICP-MS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区新华磷矿磷块岩的稀土元素(REE)组成,为矿床的成因研究提供证明。为对比研究,还同时测定了华南贵州遵义和湖南张家界等地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磷块岩的REE含量。结果显示:1·新华磷块岩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变化较大,介于164·23×10-6~1395·01×10-6,平均642·54×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值介于5·04~6·52,平均5·69,而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的∑REE和∑LREE/∑HREE分别为156·69×10-6~637·41×10-6(平均431·75×10-6)和3·17~6·95(平均4·37);2·无论新华磷块岩或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均具明显的Ce负异常,且新华磷块岩的δCe更低,为0·26~0·53,平均0·35,而华南其他磷块岩δCe为0·30~0·66,平均0·47,表明它们均为典型海相沉积磷块岩,主要形成于陆缘海环境,且新华磷块岩形成的深度相对较深;3·无论新华磷块岩还是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大多数样品具不明显的Eu正异常,少部分者出现较高的Eu正异常,δEu介于0·98~2·40,显示这些磷块岩的成矿过程中可能有较高温(>200℃)强还原热液的加入;4·新华磷块岩中HREE相对亏损,且多数样品LaN/NdN>1,而δY>1.5,δY与δCe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说明磷块岩遭受了较强的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深埋成岩作用基本未改变其REE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0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