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江珧科的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4
作者
梁羡圆
林惠琼
吴萍茹
刘元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物系
[2] 福建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福建沿海; 纤毛; 行板; 珍珠层; 图版; 内面; 速度(音乐); 壳底; 外套膜; 后闭壳肌痕; 形态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江珧科(Pinnjdae)的种类,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软体动物。它的后闭壳肌大,干品称“江珧柱”,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江珧在我国古书《闽中海错》和《体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软体部可供食用,贝壳可制成贝雕工艺品,外套膜能产生小珍珠,足丝在古代欧洲曾利用作高贵织品的原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85 +85-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海珍品——江珧.[J].王祯瑞.海洋科学.1979, 02
[2]  
中国经济动物志.[M].张玺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62,
[3]  
南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M].张玺等著;.科学出版社.1960,
[4]  
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体动物.[M].张玺等著;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编辑;.科学出版社.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