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经济产业比较研究

被引:16
作者
谈佳洁 [1 ]
刘士林 [2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市群; 产业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构成来看,三大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平台,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三大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布局看,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存在明显差异,一是制造业呈"东部集聚、西部分散"的格局;二是制造业集聚没有显著差异,且多数城市有优势产业;三是各中心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别。同时,在城市群内部与城市群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多数中心城市具备比较优势产业,服务业则多集中于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型城市,多数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上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都市圈主次明确,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内部都市圈主次不明,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城市群发展动力不足。从主导产业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长江中游城市群应重点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渝城市群则应重点发展交通成本不敏感性产业。从空间布局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加强中心城市间联动发展,推动城市群扩大辐射范围;长江中游城市群应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群内部联动;成渝城市群应积极扩大成都、重庆都市圈,打造成渝横轴。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心城市发育、城市群形成与中部崛起——基于长沙都市圈与湖南崛起的研究 [J].
孙红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1) :31-43
[2]   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 [J].
赵勇 ;
白永秀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1) :18-30
[3]   经济圈制造业增长的空间结构效应——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数据 [J].
苏红键 ;
赵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8) :36-46
[4]   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吴福象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26-136
[5]   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 [J].
张亚斌 ;
黄吉林 ;
曾铮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2) :45-52
[6]  
GB/T 4754-20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