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被引:13
作者
朱刚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非遗项目评审工作团队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合作; 利益共同体; 文化包容;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17.03.004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同样是跨体系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建设和平文化和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教科文组织创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框架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又使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贯彻实施能够落在比较扎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之上。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带一路”: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 [J].
张亚光 .
东南学术, 2016, (03) :10-17
[2]   两洋之间的文明(上) [J].
汪晖 .
经济导刊, 2015, (08) :10-21
[3]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 [J].
宋国友 .
国际观察, 2015, (04) :22-34
[4]   “一带一路”的历史转换与现实思考 [J].
张亚光 .
经济科学, 2015, (03) :12-15
[5]   国内外专家关于“一路一带”建设的看法和建议综述 [J].
蒋希蘅 ;
程国强 .
中国外资, 2014, (19) :30-33
[7]   我们是谁?——塔吉克斯坦的认同政治 [J].
孙超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4, (01) :21-30+95
[8]  
“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研究[D]. 李彤彤.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9]   Ethnicity and the politics of heritage in Uzbekistan [J].
Adams, Laura L. .
CENTRAL ASIAN SURVEY, 2013, 32 (02) :115-133
[10]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 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www.ndrc.gov.cn/gzdt/201503/t20150330669162.html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