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被引:4
作者
徐晓东
机构
[1] 安徽财贸学院计统系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万人; 城镇; 劳动力; 乡镇企业固定资产; 农村第三产业; 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年平均增长速度; 乡村; 总产值;
D O I
10.13653/j.cnki.jqte.1994.03.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正>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由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效益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劳动力的产业和空间上的转移,使得劳力资源得以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重新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总产出,使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979—1988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及效应分析 [J].
郭克莎 .
经济研究, 1990, (10) :11-19
[2]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 [J].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 .
中国农村经济, 1990, (10) :7-15
[3]  
中国农村经济的未来格局[M]. - 中信出版社 , 张留征等著, 1992
[4]  
中国农村改革十年[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何康,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