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固体吸附剂对流化床燃烧中痕量元素控制研究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继东
余亮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余亮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娟
机构
: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04年
/ 03期
关键词
:
锅炉;
流化床;
吸附剂;
痕量元素;
D O I
: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4.03.036
中图分类号
:
TK229 [各种类型锅炉];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煤燃烧过程中添加固体吸附剂来抑制痕量金属的排放被广泛认为是一项有前景的技术。为了研究固体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和对不同对象的吸附效果,在实验室小型机理性流化床实验台架上进行了固体吸附剂对痕量金属的吸附实验,实验温度稳定在 950℃。实验选用平顶山烟煤、焦作无烟煤和六盘水贫煤 3 种不同的煤种,以氧化铝、石灰石和高岭土作为吸附剂。研究发现高岭土对 Pb 有很好的吸附效果;3 种吸附剂对 Cr 都有吸附效果,在烟煤中效果尤为明显;但是对 Cd 的吸附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煤燃烧过程中汞释放的研究现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泉海
;
邱建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邱建荣
;
吴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昊
.
热能动力工程,
2002,
(06)
:547
-550+650
[2]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的研究现状
[J].
徐明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明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楚光
;
冯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冯荣
;
乔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乔瑜
;
晏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晏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10)
:34
-39
[3]
燃煤过程中有害元素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J].
黄文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黄文辉
;
杨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杨起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1)
:72
-75
[4]
Sorbent capture of nickel, lead, and cadmium in a laboratory swirl flame incinerator[J] . William P. Linak.Combustion and Flame . 1995 (1)
←
1
→
共 4 条
[1]
煤燃烧过程中汞释放的研究现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泉海
;
邱建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邱建荣
;
吴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昊
.
热能动力工程,
2002,
(06)
:547
-550+650
[2]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的研究现状
[J].
徐明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明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楚光
;
冯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冯荣
;
乔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乔瑜
;
晏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晏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10)
:34
-39
[3]
燃煤过程中有害元素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J].
黄文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黄文辉
;
杨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杨起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1)
:72
-75
[4]
Sorbent capture of nickel, lead, and cadmium in a laboratory swirl flame incinerator[J] . William P. Linak.Combustion and Flame . 1995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