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毛友纯
徐庆国
白德朗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杂交早稻; 发展历程; 研究进展;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2.06.001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总结了我国杂交早稻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杂交早稻的遗传研究、生理生化基础和育种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杂交早稻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今后杂交早稻强优组合选育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38-42
[2]   水稻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J].
段发平 ;
梁承邺 ;
黎垣庆 .
杂交水稻, 2000, (02) :3-5
[3]   高产优质杂交早稻育种的实践和思考 [J].
尹华奇 ;
袁隆平 .
湖南农业科学, 1998, (04) :9+22-9+22
[4]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向 [J].
廖伏明,罗闰良 .
作物杂志, 1998, (02) :17-19
[5]   杂交早稻米质性状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陈建国 ;
宋国清 ;
瞿绍洪 ;
周勇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79-84
[6]   杂交早稻库源关系对结实率的影响 [J].
余艺涛 .
杂交水稻, 1998, (02) :44-45
[7]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选育的技术路线 [J].
尹华奇,武小金,邓小林 .
湖南农业科学, 1996, (04) :8-9
[8]   两系杂交早稻实用早熟温敏不育系选育初探 [J].
李新奇 ;
廖翠猛 ;
邓小林 ;
易俊章 .
作物研究, 1996, (02) :7-9
[9]   杂交水稻亲本对F2米质性状的影响 [J].
周勇,汪莲爱,宋国清,居超明,廖贡献,徐国成 .
湖北农业科学, 1996, (03) :15-18
[10]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