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17
作者
郑振源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
[2] 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制度; 土地补偿费; 地租; 地价;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2.07.00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现行征地制度的最大弊端是土地补偿标准过低,如何合理确定土地补偿标准仍是征地制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厘清地价形成和分配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和物权法的法理,对三种主要的地价形成和分配理论进行了讨论:(1)土地增值是由于土地用途的转换;(2)土地的外力增值不应归土地所有者,应归之于社会;(3)土地开发权属于国家或全民,开发收益应收归国家,由国家分配。研究结论:应当以当时当地土地正常的市场价格作为土地补偿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83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 [J].
李元 .
中国土地, 2005, (12) :4-6
[2]   关于土地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历史渊源 [J].
齐江 .
中国土地科学, 1998, (03) :19-21+31
[3]   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 [J].
沈守愚 .
中国土地科学, 1998, (01) :18-20
[4]  
农地征收宜秉持“全面开发权”论[N]. 周诚.中国经济时报. 2006 (005)
[5]  
再论我国农地征收的合理补偿[N]. 周诚.中国经济时报. 2005 (005)
[6]  
中国物权法原理释义和方法解读[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孙宪忠, 2008
[7]  
哥达纲领批判[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K·Marx),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