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血细胞发生的研究

被引:30
作者
吴维宁
机构
[1]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团头鲂; 造血器官; 血细胞; 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团头鲂造血器官的血液细胞学和组织学。脾脏的脾髓,肾脏的管间组织、肝脏的窦状隙和小肠的粘膜下层是团头鲂的造血区。在一年中各个造血器官产生各种血细胞的数目变化很大,而且母细胞从造血器官释放入外周血有一成熟过程。对红细胞的发育有一较清晰的了解。嗜中性粒细胞的早期形态和成熟形态也能区别,但有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发育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外周血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 [J].
朱洪文 ;
王浩 ;
秦国强 .
动物学研究, 1985, (02) :147-153+208
[2]   池养鲤和草鱼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J].
赵明蓟 ;
苏泽古 ;
黄文郁 ;
王祖熊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9, (04) :453-464
[3]   鲫鱼血液的研究 [J].
林光华 .
动物学报, 1979, (03) :210-219
[4]  
组织切片技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芮菊生 编, 1980
[5]   草鱼血液的研究 [J].
林光华 ;
张丰旺 ;
翁世聪 .
动物学报, 1985, (04) :336-343
[6]   草鱼血液的研究 [J].
林光华 ;
张丰旺 ;
翁世聪 .
动物学报, 1985, (04) :33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