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118
作者
赵香娜 [1 ]
李桂英 [1 ]
刘洋 [1 ]
陆平 [1 ]
顿宝庆 [1 ]
岳美琪 [1 ]
张璞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2]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甜高粱; 遗传多样性; 性状分析; 相关系数;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S566.5 [芦粟(糖高粱)];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有效地利用甜高粱种质资源,促进育种工作,对206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16个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脉色质地、穗形、颖壳色、粒色、颖壳包被程度频率分布较为分散;芒性分布较为集中,有芒的品种居多。出苗至挑旗天数、全生育期、株高、主穗长、茎粗、单株鲜茎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出汁率、锤度都存在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幅度为9.59%47.02%。各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1.9371;出汁率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5954;株高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1006;表明206份甜高粱资源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全生育期、出苗至挑旗天数与株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1和0.791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主要决定于挑旗以前。全生育期与株高、茎粗、单株鲜茎重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501、0.6313、0.6631,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生育期越长,越有利于物质积累,产量越高。全生育期与锤度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说明茎秆锤度与生育期有一定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Designing sorghum as a dedicated bioenergy feedstock [J].
Rooney, William L. ;
Blumenthal, Juerg ;
Bean, Brent ;
Mullet, John E. .
BIOFUELS BIOPRODUCTS & BIOREFINING-BIOFPR, 2007, 1 (02) :147-157
[2]  
An assessment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weet and grain sorghums; within <Emphasis Type="Italic">Sorghum bicolor</Emphasis> ssp. <Emphasis Type="Italic">bicolor</Emphasis> (L.) Moench; using AFLP markers.[J].Kimberley B. Ritter;C. Lynne McIntyre;Ian D. Godwin;David R. Jordan;Scott C. Chapman.Euphytica.2007, 1-2
[3]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陆平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全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M].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  
中国作物遗传资源.[M].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 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6]  
甜高粱及其利用.[M].黎大爵;廖馥荪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
[7]   陕西省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陈雪燕 ;
王亚娟 ;
雒景吾 ;
吉万全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3) :456-460
[8]   高能作物——甜高粱 [J].
张福耀 ;
赵威军 ;
平俊爱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01) :14-17
[9]   发展甜高粱生产 开拓利用能源新途径 [J].
曹文伯 .
中国种业, 2002, (01) :28-29
[10]   我国甜高粱种质资源鉴定及利用概况 [J].
曹文伯 .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01)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