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基于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的高温天气数值模拟
被引:22
作者:
王秋云
[1
]
严明良
[1
,2
]
包云轩
[1
]
袁成松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高温;
高速公路;
陆面过程;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1.05.002
中图分类号:
P457.3 [温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3种不同的陆面过程方案(SLAB、NOAH和RUC方案)利用WRF模式对2009年7月发生在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包括沪宁高速公路在内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①WRF模式中耦合陆面参数化方案后的试验结果更接近实况,且模拟的高温天气过程对不同陆面方案的选择较为敏感;②SLAB、NOAH、RUC 3种陆面方案均较为真实地模拟出了梅村站气温变化趋势,但耦合NOAH陆面方案对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最高;③不同陆面方案的模拟结果共同反映出,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感热通量大而潜热通量小这一特征,NOAH方案对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模拟效果更理想;④垂直运动对陆面方案的敏感性较强,基于NOAH方案模拟的垂直运动效果最好;⑤SLAB、NOAH和RUC陆面方案模拟的相对湿度存在差异,SLAB方案较其他2个方案的模拟效果更好些;⑥3种陆面方案模拟的地面水平风速都较小,这有利于地面高温出现。地面风速模拟对陆面方案的选择较为敏感,NOAH方案对其模拟效果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