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回顾与展望

被引:47
作者
王驹
机构
[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地下实验室; 场址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L942.2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我国的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开发从1985年开始,迄今为止可初步分为3个阶段:①起步和跟踪研究阶段(1985~1998);②逐步发展阶段(1999~2005);③政府规划指导阶段(2006至今)。20多年来,我国在国家法律法规、战略规划、选址、工程屏障、核素迁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已经提出在2020年前建成地下实验室、21世纪中叶建成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目标。研究开发和处置库工程建设分成3个阶段:试验室研究开发和处置库选址阶段(2006~2020);地下现场试验阶段(2021~2040)和处置库建设阶段(2041~本世纪中叶)。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选定甘肃北山地区为重点预选区,系统的场址评价工作正在进行。已确定采用膨润土作为处置库的回填材料,并初步确定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工程设计、核素迁移研究和安全评价也取得了一定进展。1999年起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了3期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合作项目,对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20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我国在21世纪完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任务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 [J].
徐国庆 .
国外铀金地质, 1992, (S1) :18-28
[2]   北京地区地下实验室选址的初步调查 [J].
梁秀珍 ;
徐国庆 .
国外铀金地质 , 1992, (S1) :70-73
[3]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M].王驹等主编;.原子能出版社.2004,
[4]  
甘肃北山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M].王驹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5]  
世界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M].(美)P.A.威瑟斯庞(P.A.Witherspoon)编;王驹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99,
[6]  
放射性废物处置概论.[M].王志雄;周宏春编著;.科学出版社.1996,
[7]  
核废物的地质处置.[M].(英)查普曼(Chapman;NeilA.);(瑞士)麦金利(McKinley;IanG.)著;谢运棉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