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酶系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29
作者
吴青君
张文吉
张友军
徐宝云
朱国仁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2]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学院!北京
关键词
小菜蛾; 阿维菌素; 抗药性; 解毒酶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4 [鳞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对阿维菌素敏感 (ABM- S)和抗性 (ABM- R)种群小菜蛾的羧酸酯酶 (Car E)、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和多功能氧化酶 (MFO) O-脱甲基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除 1~ 2龄外 ,ABM- R种群的 Car E活力显著高于 ABM- S种群 ,显著性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增大 ,ABM- R种群 4龄末期幼虫的 Car E比活力为 ABM- S种群的 2 .2 5倍。动力学研究表明 ,可能是低龄幼虫中酶分子的变构起主要作用 ,而随着虫龄增长 ,酶分子数量的增加对抗性的作用逐渐增大。从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得出 ,ABM- R种群的 E7、E13和 E15同工酶活力显著提高是导致 ABM- R种群酯酶活力提高的主要原因。ABM- S和 ABM- R种群 GST的活力差异在1~ 2龄期最大 ,为 2 .0 9倍 ,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 ,4龄幼虫期的 GST无种群差异。未检测到多功能氧化酶的 O-脱甲基活力的种群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不同敌百虫抗性淡色库蚊幼虫中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比较 [J].
姜家良 ;
陈巧云 ;
侯能俊 ;
张朝远 .
昆虫学报, 1984, (03) :248-253
[2]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等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