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L-2、IL-10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郑盛杰
戴勇
魏成功
机构
[1] 佛山市南海中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穴位疗法; 喘可治;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06.07.030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双侧肺俞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肌肉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4周为1 疗程,共治疗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 10(IL-10)的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IW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比(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 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2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穴位注射通过促进IL-2的分泌和抑制IL-10水平,进而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金水宝治疗老年肺心病缓解期26例 [J].
侯爱萍 ;
焦玲 ;
张巨军 .
河南医药信息, 2001, (12) :60-60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TNFα、IL-10、NO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戴越刚 ;
龚军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05) :308-309
[3]   “喘可治”治疗脾肾阳虚型哮喘缓解期的临床观察 [J].
张惠勇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 (04) :13-14
[5]   BIOLOGY OF HUMAN T(H)1 AND T(H)2 CELLS [J].
ROMAGNANI, S .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1995, 15 (03) :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