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地区壤中流磷流失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10
作者
贾海燕
叶闽
雷俊山
王孟
余秋梅
机构
[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紫色土; 壤中流; 磷流失; 磷饱和度;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9.21.033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紫色土分布地区,由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引起的磷素流失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土壤磷素的不断累积,磷素随壤中流流失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的形成及其对磷流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活跃,大孔隙流是壤中流的主要组成部分,且土质越松散,壤中流越大。土壤剖面较强的固磷能力及大流量的壤中流造成壤中流中溶解态活性磷流失浓度低于0.03mg/L。而活跃的壤中流对土壤剖面存在侵蚀作用,使得非活性磷成为壤中流中磷输出的主要形态,其流失负荷占总磷的80%以上。同时壤中流的存在使土壤剖面磷素发生再分布。对于砂壤土而言,壤中流可以将表层磷素传输到土壤剖面底层,增大土壤底层磷饱和度,这将进一步增加壤中流磷流失的可能。对于砂质粘土,壤中流的传输能力有限,对土壤剖面磷素分布的影响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太行山区坡地水文地质特性与渗流集蓄技术研究 [J].
曹建生 ;
刘昌明 ;
张万军 ;
杨永辉 .
水科学进展, 2005, (02) :216-221
[2]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养分状况及养分流失 [J].
蔡崇法,丁树文,张光远,黄丽,王道合 .
地理研究, 1996, (03) :77-84
[3]  
A process based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flood runoff by land use change[J] . Felix Naef,Simon Scherrer,Markus Weiler.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