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石油运移方式
被引:65
作者:
霍秋立
冯子辉
付丽
刘世妍
机构:
[1]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排烃运移距离,运移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一段泥岩是扶杨油层的主要油源岩,在凹陷中部和边部分别以裂隙式和孔隙式排烃。由于地质条件的空间匹配关系不同,产生了3种石油运移方式。垂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走向、砂体展布方向垂直,侧向运移受阻,石油多呈原地生储特征,如榆树林地区原油;中距离侧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或砂体两者之一的展布方向垂直或斜交,侧向运移受到一定阻挡,运移距离不大,如朝阳沟地区和太平川地区原油;长距离侧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走向、砂体展布方向一致,极有利于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如肇州地区和肇源地区原油。长距离侧向运移可以形成强大的油气运移流,能抵挡地层的吸附,遇到圈闭则可聚集形成油气田。长距离侧向运移所要求的地质条件是必须具备充足的油源、有较好的疏导层和稳定的良好盖层。图2参4(梁大新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