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加里·贝克尔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评述

被引:18
作者
许彬
罗卫东
机构
[1] 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管学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 协调成本; 劳动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提出的内生劳动分工经济增长模型在众多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具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一方面,与罗默等人通过知识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积累或物质资本积累来揭示收益递增或不变的经济增长模型不同,贝克尔特别强调了劳动分工在整个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将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这些重要的变量整合在一个模型中,作为内生变量共同解释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与以超边际分析为工具的杨小凯分工演进模型不同,模型依然采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一模型比较适合于用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当然,这个模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市场、协调成本、一般知识等项目的定义不够清晰,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经济增长.[M].(美)罗伯特J.巴罗(RobertJ.Barro);(美)哈维尔·萨拉伊马丁(XavierSala-I-Martin)著;何晖;刘明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经济学原理.[M].杨小凯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英)琼斯(Jones;HywelG.)著;郭家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