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36
作者
程海鹰 [1 ]
王修林 [1 ]
徐登霆 [2 ]
马光东 [3 ]
汪卫东 [2 ]
机构
[1] 不详
关键词
玉米浆; 内源微生物; 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群落; 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在胜利油田沾3区块注入以玉米浆为主的营养物刺激内源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从而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用MPN法对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模拟油藏条件下进行了内源微生物培养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腐生菌、烃类氧化菌、发酵菌等是油藏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群落;注入玉米浆可以有效刺激内源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产生表面活性剂和生物气,有利于驱油;硝酸铵可以有效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向岩心注入0.4PV的营养物,玉米浆浓度1020mL/L,并关闭培养1020d后,采收率提高约8%。实验证明,利用内源微生物提高沾3区块采收率是可行的。图6表1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110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微生物单井处理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J].
蒋焱 ;
徐登霆 ;
陈健斌 ;
岳胜辉 ;
孙裕治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04-106
[2]   官69断块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J].
王学立 ;
陈智宇 ;
李晓良 ;
路永萍 ;
张仕明 ;
李秀兰 ;
倪金忠 ;
段冠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07-109
[3]   微生物采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J].
汪卫东 ;
魏斌 ;
谭云贤 ;
王修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88-91
[4]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J].
李蔚 ;
刘如林 ;
石梅 ;
侯兆伟 ;
韩培惠 ;
杨振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10-112
[5]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J].
汪卫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87-90+102
[6]  
任南琪,王爱杰等编著.厌氧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周群英,高廷耀编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油田注入水细菌分析方法.绝迹稀释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