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26
作者
:
宋爱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宋爱云
[
1
]
刘世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刘世荣
[
1
]
史作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史作民
[
1
]
董林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董林水
[
2
]
机构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来源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年
/ 07期
关键词
:
卧龙自然保护区;
亚高山草甸;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环境因子;
D O I
:
10.13287/j.1001-9332.2006.0234
中图分类号
: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在野外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植被数量分析方法对岷江流域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进行TW 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研究了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亚高山草甸共有植物139种,隶属于31科88属.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将114个样方分为12个群落类型.在分析不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梯度和土壤含水量.DCA排序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第1轴反映了各群落类型所在环境的海拔梯度,从上到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群落或植物种的耐寒性越来越强;第2轴基本上反映了各群落类型所在环境的土壤含水量.排序结果与分类结果比较吻合,反映出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随环境因子梯度变化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74 / 11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 improved ordination technique[J] . M. O. Hill,H. G. Gauch.Vegetatio . 1980 (1)
←
1
→
共 1 条
[1]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 improved ordination technique[J] . M. O. Hill,H. G. Gauch.Vegetatio . 1980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