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的建立及其对丹参效应物质的初步分析
被引:2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樊宏伟
余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余黎
洪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洪敏
朱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朱荃
机构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来源
:
中国药学杂志
|
2004年
/ 05期
关键词
:
血小板;
细胞生物色谱法;
丹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O657.7 [色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 建立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并应用其分析丹参对血小板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应用血小板细胞膜作为固定相选择性地结合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使细胞膜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血小板细胞膜中释放出来,样品经固相萃取后用HPLC对这些成分进行解析。结果 丹参水提液的效应成分初步确定为6个,其中之一为原儿茶醛。结论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基本可以反映化合物与细胞膜生物靶点(受体、通道、酶等)的相互作用;该体系中的保留成分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的HPLC及LC-MS定性分析
[J].
施超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施超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萍
.
世界科学技术,
2001,
(05)
:29
-33+81
[2]
原儿茶醛对血小板聚集性和血小板内cAMP含量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琳
;
吴婵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吴婵群
;
杨毓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杨毓麟
;
梁中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梁中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世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尹民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82,
(02)
:1
-6
[3]
Immobilized biomembrane chromatography of highly lipophilic drugs. Beigi F, Lundahl P.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1999
←
1
→
共 3 条
[1]
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的HPLC及LC-MS定性分析
[J].
施超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施超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萍
.
世界科学技术,
2001,
(05)
:29
-33+81
[2]
原儿茶醛对血小板聚集性和血小板内cAMP含量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琳
;
吴婵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吴婵群
;
杨毓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杨毓麟
;
梁中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梁中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世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尹民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82,
(02)
:1
-6
[3]
Immobilized biomembrane chromatography of highly lipophilic drugs. Beigi F, Lundahl P.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