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西昆仑库地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99
作者
肖序常
王军
苏犁
宋述光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北京大学地质环境学系
关键词
西昆仑; 库地蛇绿岩; 构造演化; 构造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从事西部造山带,特别是西昆仑造山带研究的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库地蛇绿岩的发生时限、环境及其构造演化讨论较热烈。原因是:它很可能是中国较早发生的古蛇绿岩之一,涉及青藏高原北缘是否存在“原(古)特提斯(ProterozoicTethys)”大洋以及地质历史早期板块构造演化特征、Rodinia古陆的裂解-聚合等问题,讨论焦点是对该蛇绿岩发生的时限和形成环境的判别、认识问题。本文结合历次对该蛇绿岩的观察,重点就最近该蛇绿岩中石英辉长岩的锆石SHRIMP-Ⅱ测年给出510Ma±4Ma及其构造意义作一简要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745 / 7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J].
王志洪 ;
李继亮 ;
侯泉林 ;
陈海泓 .
地质科学, 2000, (02) :151-160
[2]   新疆西昆仑“依沙克群”中的放射虫组合及其形成时代探讨 [J].
方爱民 ;
李继亮 ;
侯泉林 ;
李红生 ;
郝杰 .
地质科学, 2000, (02) :212-218+259
[3]   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带中早古生代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周辉 ;
李继亮 ;
侯泉林 ;
方爱民 ;
李红生 .
科学通报, 1998, (22) :2448-2451
[4]   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发现与论证 [J].
潘裕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2) :184-192
[5]   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晚元古代超基性岩岩石化学特征与成岩地质环境 [J].
李嵩龄 ;
张志德 ;
杨德朴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85, (03) :58-63+65
[6]  
西昆仑造山带与盆地[M]. 地质出版社 , 丁道桂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