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血流及病理微血管密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21
作者
陈一峰 [1 ]
连云宗 [1 ]
曾志雄 [2 ]
庄建良 [3 ]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病理科
[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B超室
[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甲状腺肿瘤; 微血管密度; CD105;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6.1 [甲状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流、病理微血管密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0例PTC内的血流信号,计测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内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max、R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PTC的血流检出率(98.78%)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50%)(连续校正χ2值=33.68,P<0.01),PTC的血流级别也显著高于腺瘤(似然比值=43.13,P<0.01);PTC的Vmax(75.72±20.62)、RI值(0.73±0.14)分别显著高于腺瘤的Vmax(33.80±4.15)、RI值(0.35±0.06)(t'=17.74,P<0.01;t'=19.53,P<0.01);PTC的MVD值(63.0±18.81)显著高于腺瘤的MVD值(15.73±5.13)(t'=23.39,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59例PTC的MVD值(76.18±4.98)、Vmax(90.24±4.41)及RI(0.82±0.05)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31例PTC的MVD值(38.01±3.92)、Vmax(48.10±4.62)及RI(0.56±0.09)(t=-37.03,P<0.01;t=-42.37,P<0.01;t'=-16.03,P<0.01)。而且,MVD与Vmax、MVD与RI和Vmax与RI明显正相关(r=0.721,P<0.01;r=0.789,P<0.01;r=0.66,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TC的血流参数Vmax、RI与MVD呈正相关,两者一致性反映了PTC的血管生成特性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的互补性结合可为PTC术前、术后临床诊治、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2251 / 22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微血管密度在宫颈腺癌中的预后意义 [J].
赵玺龙 ;
姚丽青 ;
孙睿 ;
季天海 ;
李霞 ;
宋蜀玲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16) :2453-2456+2459
[2]   奥曲肽对肝癌MVD和VE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汤爱国 ;
刘新生 ;
金鑫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14) :2121-2123
[3]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J].
贾启禹 ;
黄珊 ;
殷鸿图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4, (03) :137-139
[4]   甲状腺癌诊治进展附视频 [J].
高明 .
肿瘤学杂志, 2003, (01) :40-44
[5]   分化型甲状腺癌225例诊治体会附视频 [J].
陈锋夏 ;
钟晓捷 ;
汤鹏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09) :51-53
[6]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microvessel density determined by CD34 or CD105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gastric lesions [J].
Ding, Shigang ;
Li, Chenggang ;
Lin, Sanren ;
Yang, Yu ;
Liu, Donghui ;
Han, Yajing ;
Zhang, Ying ;
Li, Lina ;
Zhou, Liya ;
Kumar, Shant .
HUMAN PATHOLOGY, 2006, 37 (07) :86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