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嘉陵江产沙量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许炯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产沙量; 社会经济因素; 临界点; 嘉陵江;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4.00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分析了农村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嘉陵江产沙量的影响。发现嘉陵江年产沙量与径流量之间的双累积曲线上出现两个下偏转折,分别发生于1983~1984年和1992~1993年。第一转折点的出现与流域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第二个转折点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有密切关系,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第二转折点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转折点具有同步性。从嘉陵江北碚站年产沙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购买燃料支出和农业产值占GDP百分比的相关关系中查明了3个临界点,即当农民人均收入<400元/a时,由于贫穷所产生的对土地的压力,使得侵蚀产沙量突变式增大;当农民人均燃料支出<20元/a时,农民将主要通过砍伐树木和灌木、收集林下的枯枝落叶、割草甚至于挖掘草根来获取燃料,使得侵蚀产沙量突变式增大;当农业产值占GDP百分比>40%时,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使得侵蚀产沙量突变式增大。建立了北碚站年产沙量和已转移的乡村劳动力数量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百分比、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人均用于购买燃料的支出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估算出,上述3个变量的变化对北碚站年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6.00%,21.59%和42.41%。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水沙变化发展趋势 [J].
府仁寿 ;
虞志英 ;
金镠 ;
方红卫 .
水利学报, 2003, (11) :21-29
[2]   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其原因 [J].
张信宝 ;
文安邦 .
水利学报, 2002, (04) :56-59
[3]   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沙变化及其与森林破坏的关系 [J].
许炯心 .
水利学报, 2000, (01) :72-80
[4]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J].
过杰 ;
尹继堂 ;
吴火星 ;
王波 .
社会科学研究, 1999, (01) :51-56
[5]   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合理流向研究 [J].
林世彪 ;
尹继堂 ;
龙伟 .
农村经济, 1997, (05) :8-10
[6]  
四川统计年鉴[M].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四川省统计局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