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公共治理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曾正滋
机构
[1] 福建江夏学院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公共治理; 社会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问题频发的体制性根源在于社会控制型的管理体制。追求社会的静态稳定不仅不可能,而且客观上积压了问题,激化了矛盾,不当的社会控制机制破坏了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错位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导致了与民争利,僵化的职责同构的组织体制严重弱化了应急管理能力,碎片化的社会结构状况从根本上削蚀了社会的理性基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顶层设计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公共治理的社会管理模式,将管理目标重设为动态稳定,将管理理念更新为公共治理,将政府角色转换为公共服务,将央地关系调整为地方治理,将社会建设为组织化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以“中间社会”的构建为视角 [J].
崔月琴 .
学习与探索, 2010, (04) :47-52
[2]   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 [J].
杨雪冬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9 (01) :1-10
[3]   “职责同构”批判 [J].
朱光磊 ;
张志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1-112
[4]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 [J].
郑杭生 ;
洪大用 ;
不详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4, (02) :2-9
[5]  
抗争性政治.[M].于建嵘; 著.人民出版社.2010,
[6]  
起点.[M].迟福林;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