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观草与大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12
作者
蒋继明
刘大钧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鹅观草; 大麦; 属间杂种; 形态学; 细胞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活体/离体幼胚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鹅观草(Roegneria kamooji,2n=12,SSHHYY)与大麦(Hordeum vulgare,2n=14,11)间的属间杂种。杂交结实率为31.4%,胚培成苗率60.9%。杂种表现一年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偏向鹅观草。F1自交不孕,用大麦回交亦不结实。杂种具有预期的2n=28(SHYI)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形成26.38个单价体,0.67个棒状二价体,0.12个环状二价体和0.02个三价体。本文对双亲染色体组间的同源性以及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种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6+416 +4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麦与小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J].
蒋继明 ;
刘大钧 .
遗传学报, 1989, (01) :20-26
[2]   纤毛鹅观草与普通小麦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颜旸 ;
刘大钧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6) :17-21+96
[3]  
New hybrids between Agropyron and wheat[J] . H. C. Sharma,B. S. Gil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