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9
作者
徐勇航 [1 ]
赵太平 [1 ]
彭澎 [2 ]
翟明国 [2 ]
漆亮 [3 ]
罗彦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小两岭组; 熊耳群; 地球化学; 古元古界; 华北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安山岩与英安-流纹岩为同源岩浆产物,成分间隙的产生由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地壳的混染,而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对小两岭组顶部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测试,表明火山岩形成于1779±20Ma (207Pb/206Pb)。通过对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的地层层位、岩相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特征的对比,以及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表明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相当,是同期岩浆活动在不同空间的产物,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23 / 1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The late Paleoproterozoic extension event:aulacogens and dyke Swarm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J]. HOU Guiting, LI Jianghai, LIU Yulin and QIAN Xianglin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6(02)
[2]   熊耳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对华北克拉通盖层发育初始时间的制约 [J].
赵太平 ;
翟明国 ;
夏斌 ;
李惠民 ;
张毅星 ;
万渝生 .
科学通报, 2004, (22) :2342-2349
[3]   华北克拉通1.8Ga镁铁质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晋冀蒙交界地区为例 [J].
彭澎 ;
翟明国 ;
张华锋 ;
赵太平 ;
倪志耀 .
岩石学报, 2004, (03) :439-456
[4]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J].
梁细荣 ;
韦刚健 ;
李献华 ;
刘颖 .
地球化学, 2003, (01) :91-96
[5]   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起因初探——以吕梁中条古元古代裂谷带为例 [J].
刘建忠 ;
欧阳自远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1) :1-7
[6]   华北克拉通元古代的三次伸展事件 [J].
邵济安 ;
张履桥 ;
李大明 .
岩石学报, 2002, (02) :152-160
[7]   晋北地区中元古代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 [J].
侯贵廷 ;
李江海 ;
钱祥麟 .
岩石学报, 2001, (03) :352-357
[8]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附视频 [J].
赵太平 ;
周美夫 ;
金成伟 ;
关鸿 ;
李惠民 .
地质科学, 2001, (03) :326-334
[9]   一个古元古代A型流纹岩 [J].
于津海 ;
王德滋 ;
耿建华 .
地球化学, 1998, (06) :549-558
[10]   山西吕梁群和其主变质作用的锆石U-Pb年龄 [J].
于津海 ;
王德滋 ;
王赐银 ;
李惠民 .
地质论评, 1997, (04) :40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