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蒿炔类和黄酮类成分研究Ⅱ

被引:23
作者
谢韬
刘净
梁敬钰
张志明
魏秀丽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南京,南京,南京教授,博导,南京,南京
关键词
滨蒿; 炔类化合物; 黄酮; Capillone; Capilli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研究滨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 etkit 化学成分 ,阐明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方法 :薄层层析 ,硅胶反复柱层析 ,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结果 :从 8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12个化合物 ,分别是Capillone(1)、Capillin(2 )、5 ,7,4′ 三羟基-6 ,3′-二甲氧基黄酮 (Jaceosidin ,3)、柯伊利素 (Chrysoeriol,4 )、茵陈黄酮 (Arcapillin,5 )、木犀草素 (Luteolin ,6 ) ,柯伊利素-7-O-β-D 吡喃葡萄糖苷 (Chrysoeriol-7-O-β-D glucopyra noside,7)、仙人掌苷 (Cacticin ,8)、异鼠李黄素-3-O-β- D 吡喃葡萄糖苷 (Isorhamnetin 3 O β D glucopyranoside ,9)、槲皮素-7-O-α- L- 吡喃鼠李糖苷 (Quercetin-7-O-α- L- rhamnopyranoside ,10 )、金丝桃苷 (Hyperin ,11)、正丁基-β- D-吡喃果糖苷 (n butyl-β- D fructopyranoside,12 )。结论 :化合物 1、3、4、6、7、9、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J].
戴胜军 ;
陈若芸 ;
于德泉 .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01) :48-51
[2]   巴东栎中的黄酮类成分 [J].
周应军 ;
徐绥绪 ;
孙启时 ;
张培成 ;
吴立军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0, (04) :263-266
[3]   北柴胡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J].
梁鸿 ;
赵玉英 ;
崔艳君 ;
刘沁舡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3) :223-225
[4]   裂叶苣荬菜黄酮成分的研究 [J].
渠桂荣 ;
刘建 ;
李新新 ;
王素贤 ;
吴立军 ;
李铣 .
中草药, 1995, (05) :233-235
[5]  
茵陈的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研究[J]. 曾美怡,张启伟,姚三桃,付桂兰,钟夙林.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198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