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感知的条件辨析

被引:27
作者
陈美华 [1 ]
王延飞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 北京大学海洋战略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情报感知; 情报工作; 情报机构; 情报教育;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8.08.002
中图分类号
G350 [情报学];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目的/意义]厘清情报感知的条件,对于情报学研究以及情报工作本质的回归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对情报感知的学科基础进行梳理,运用六何分析法并结合最佳实践实例,从机构、方法技术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情报感知的条件进行了解析,最终提出完善情报感知条件的可行途径。[结果/结论]情报机构需要解放思想,审视定位;情报方法和技术需要实现跨领域融合;情报教育需要实现特色化,人才配置需要多样化。总之,支撑情报感知工作的条件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动态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情报治理的生态观 [J].
王延飞 ;
刘记 ;
陈美华 ;
赵柯然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8, (01) :5-8
[2]   情报学教育生态探析 [J].
刘记 ;
王延飞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8, (01) :16-21
[3]   中国情报学论纲 [J].
包昌火 ;
刘彦君 ;
张婧 ;
靳晓宏 ;
赵芳 ;
吴晨生 .
情报杂志, 2018, 37 (01) :1-8
[4]   科技情报机构实践创新发展专家访谈 [J].
王忠军 ;
于伟 ;
杨晴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 (12) :145-145
[5]   书写人文学的历史,消解两种文化论争——评《人文学的历史:被遗忘的科学》 [J].
徐德林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7, (06) :5-12
[6]   找回失去的传统:“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 [J].
文军 ;
吴晓凯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1) :63-71+2
[7]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回归 [J].
苏新宁 .
情报学报, 2017, 36 (04) :331-337
[8]   追本溯源:情报3.0时代对情报定义的思考 [J].
吴晨生 ;
张惠娜 ;
刘如 ;
李辉 ;
刘彦君 ;
付宏 ;
侯元元 .
情报学报, 2017, 36 (01) :1-4
[9]   论情报专业特色教育 [J].
王延飞 ;
钟灿涛 ;
赵柯然 ;
陈美华 .
情报杂志 , 2016, (11) :1-4+38
[10]   美国情报分析培训研究——以CIA肯特学院为例 [J].
胡雅萍 ;
潘彬彬 .
情报杂志, 2014, 33 (07)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