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29
作者
柳艳菊
丁一汇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季风爆发; 气候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2.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统一的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指标,重新制作了季风爆发日期的推进图,确证了亚洲热带夏季风最早在热带东印度洋与中印半岛中南部爆发的观点,这发生在26候(5月10日前后),28候(5月20日前后)在南海地区相继爆发,这两个地区的爆发是属同一季风系的不同爆发阶段。以后通过对海陆热力对比、季节内振荡等多方面的分析,对夏季风的爆发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气候学意义下影响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的关键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夏季风最早在热带东印度洋-中印半岛-南海地区爆发机理的一种概念模式图,即大气环流的季节进程是季风爆发的背景条件;而中印半岛及其邻近地区对流活动和感热与潜热加热的迅速增强与北推、印缅槽的强烈加深,以及高原东部地区的西风暖平流作用是夏季风爆发的主要驱动力,其结果是使经向温度梯度首先在这个地区反向并建立强的上升运动区,使热带季风和降水迅速发展和加强;来自不同源地的低频30—60 d和10—20 d季节内振荡的锁相则是夏季风爆发的一种触发因子,正是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亚洲热带夏季风在这个地区的最早爆发。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2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孟加拉湾深对流加热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 [J].
周兵 ;
吴国雄 ;
梁潇云 .
气象学报, 2006, (01) :48-56
[2]   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爆发位置及强度的影响 [J].
梁潇云 ;
刘屹岷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5, (05) :799-805
[3]   南海季风试验与东亚夏季风 [J].
丁一汇 ;
李崇银 ;
何金海 ;
陈隆勋 ;
甘子钧 ;
钱永甫 ;
阎俊岳 ;
王东晓 ;
施平 ;
方文东 ;
许建平 ;
李立 .
气象学报, 2004, (05) :561-586
[4]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模式诊断研究 [J].
骆美霞 ;
李崇银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3) :494-509
[5]   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J].
王黎娟 ;
何金海 ;
管兆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4) :451-460
[6]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首发地区和机理研究 [J].
钱永甫 ;
江静 ;
张艳 ;
姚永红 ;
徐忠峰 .
气象学报, 2004, (02) :129-139
[7]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Ⅰ:个例分析 [J].
刘屹岷 ;
陈仲良 ;
毛江玉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3, (01) :1-9+129
[8]   南海夏季风建立、活跃和中断期的特征 [J].
金祖辉 ;
陶诗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3) :267-278
[9]   南海表面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江静 ;
钱永甫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56-564
[10]   伴随南海季风爆发区域尺度环流演变机理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J].
张耀存 ;
周天军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3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