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5
作者
孙博文 [1 ]
李雪松 [2 ]
张雨迪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中心—外围; 多中心; 协同发展; 共生理论;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6.0149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单中心"中心—外围"模式,导致城市急剧扩张、资源过度集聚、圈域内城市联系度弱化,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多中心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对于摆脱旧有以武汉为强核中心的痼疾,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关联度、城市首位度、断裂点区位测度与评价,并最终提出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前瞻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研究 [J].
郑伯红 ;
朱政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2) :1418-1425
[2]   全球化视野下的多中心城市群 [J].
越新 .
中国西部, 2012, (19) :24-31
[3]   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及其协同共生 [J].
朱俊成 ;
张敏 ;
宋成舜 ;
汤进华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3) :7-14
[4]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J].
史雅娟 ;
朱永彬 ;
冯德显 ;
王发曾 ;
熊文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30-1438
[5]  
评《世界城市和城市形态——空间破碎化、多中心、可持续发展》[J]. 张尔薇.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03)
[6]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城市经济模型的理论探讨 [J].
王旭辉 ;
孙斌栋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6)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