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T-LMDI的中国水足迹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10
作者
奚旭
孙才志
赵良仕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足迹; 驱动因素; IPAT模型; LMDI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通过构建水足迹变化的IPAT模型,将引起中国水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成人口、富裕和技术3种人文因素,并通过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7—2011年这3种因素对中国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率以及各省市这3种因素的年均贡献率。结果表明:富裕程度对引起水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人口的影响力最小,两者都是正向驱动因子,技术效应具有双向驱动效果,而当前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人口对水足迹影响最大的省市包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人口密度比较大的省市;富裕程度对水足迹影响最大的省市包括广西、宁夏和陕西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技术效应对水足迹影响最大的省市包括浙江、广东等经济强省。最后分析了相应对策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71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足迹研究进展 [J].
马晶 ;
彭建 .
生态学报, 2013, 33 (18) :5458-5466
[2]   基于ESDA的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J].
孙才志 ;
陈栓 ;
赵良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4) :571-582
[3]   环境规制下的中国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及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J].
孙才志 ;
赵良仕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26-32
[4]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甘肃省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研究 [J].
蔡振华 ;
沈来新 ;
刘俊国 ;
赵旭 .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6481-6488
[5]   北京市水足迹及农业用水结构变化特征 [J].
黄晶 ;
宋振伟 ;
陈阜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546-6554
[6]   基于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差异变化格局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陈丽新 ;
张蕾 .
生态学报, 2010, 30 (05) :1312-1321
[7]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王新华 ;
尚海洋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58-3365
[8]   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 [J].
马静 ;
汪党献 ;
A Y Hoekstra ;
夏海霞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102-107
[9]   甘肃省2003年的水足迹评价 [J].
王新华 ;
徐中民 ;
李应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115-121
[10]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J].
程国栋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4) :26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