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

被引:28
作者
胡联合
胡鞍钢
王磊
机构
[1]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不稳定; 圆桌政治; 夜晚政治; 聚众政治;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07.06.023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近十几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稳定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在逐步加剧。这不但表现在社会冲突程度相对轻微的圆桌政治案件日趋增多,各类轻微冲突案件总体上不断上升,而且更突出表现为社会冲突程度较为严重的夜晚政治和聚众政治案件都在大幅上升,并导致我国社会不稳定指数的增长速度过快,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在加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突出。努力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是维护社会持续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  
转型与稳定.[M].胡鞍钢;胡联合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
[3]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维护社会稳定调研文集.[M].中央政法委研究室编;.法律出版社.2001,
[5]  
社会稳定论.[M].陶德麟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6]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
[7]  
各国社会进程.[M].(美)艾斯特斯(Estes;R.J.)著;何天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8]   科学的社会政治稳定观 [J].
胡联合 ;
胡鞍钢 .
政治学研究, 2004, (04) :55-60
[9]   全面构建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 [J].
牛文元 ;
叶文虎 .
中国发展, 2003, (04) :5-8
[10]   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 [J].
鲍宗豪 ;
李振 .
浙江社会科学, 2001, (04)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