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斑块谱特征分析的湿地景观变化对丹顶鹤栖息地影响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红玉 [1 ]
李兆富 [2 ]
机构
[1]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景观生态; 丹顶鹤栖息地; 景观斑块谱; 三江平原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三江平原东北部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954~2005年6个时段景观图湿地斑块谱特征分析,结合野外丹顶鹤栖息地调查,揭示了湿地景观斑块化对丹顶鹤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空间上,区域湿地景观以大斑块为优势地位,小斑块数量众多,总体斑块数量大;大斑块形状复杂且富有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小斑块形状规则但异质性差;时间上,大斑块面积持续缩小,小斑块数量持续增加,景观破碎化过程明显;大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内部异质性降低明显,景观多样性趋于简单化。②景观斑块化不仅导致丹顶鹤栖息地面积大量丧失,而且边缘效应和斑块异质性影响严重削弱了斑块维持栖息地的能力。③景观斑块谱特征决定了斑块资源的有效程度。在低度破碎化的景观中,斑块面积影响起主要作用,而在高度破碎化景观中,斑块形状和多样性影响更为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602 / 6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湿地景观破碎化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以三江平原东北部区域为例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李晓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817-823
[2]   洪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秋季觅食生境初步研究 [J].
韩弘 ;
李晓民 ;
石玲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1) :87-88
[3]   洪河自然保护区春秋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 [J].
华彦 ;
李晓民 ;
刘学昌 ;
孙志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3) :23-28
[4]   挠力河流域丹顶鹤、白枕鹤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J].
李晓民 ;
刘学昌 .
湿地科学, 2005, (02) :127-131
[5]   三江平原丹顶鹤的数量分布 [J].
马逸清 ;
金龙荣 .
自然资源研究, 1985, (02) :38-46
[6]  
湿地景观变化与环境效应.[M].刘红玉; 著.科学出版社.2005,
[7]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傅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8]   Metapopulation theory for fragmented landscapes [J].
Hanski, K ;
Ovaskainen, O .
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 2003, 64 (01) :119-127
[9]  
Landscap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Biodiversity.[J].Per Angelstam.Ecological Bulletins.1997,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