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监管到网络治理的转变——从“网络暴力”谈起

被引:23
作者
张卓
王瀚东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媒介新技术; 社会; 文化; 网络暴力; 网络治理; 新媒介环境; 青少年; 社会化; 生活方式; 自媒体;
D O I
10.13715/j.cnki.jxupss.2010.01.02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98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J].
格里·斯托克 ;
华夏风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9-30
[2]  
14部委联合“净化”互联网[N]. 李梁,余力,许桐珲.南方周末. 2005 (B11)
[3]  
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http://www.cnnic.net.cn .
[4]  
WSIS,Internet Governance and Human Rights-Background material. Johan Hellstrm. http://www.kus.uu.se/pdf/publica-tions/BackgroundmaterialIG.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