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婚育状况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建新
常庆玲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维吾尔族聚居地; 婚姻状况; 生育水平; 影响因素;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喀什、和田、阿克苏、吐鲁番地区)人口婚育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对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的婚育状况,本文的研究发现以下特点:其一,早婚现象较严重;其二,婚姻稳定性较弱,离婚比例较高;其三,早育、多育、密育的生育模式依然存在。对于影响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指出:人口因素如较高的婴儿死亡率、早婚早育生育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如较低的生活水平、较低的女性教育水平以及较为固化的低层次的行业职业构成,宗教因素如伊斯兰教义中的一些观念和教规如对于堕胎或是流产行为的禁止等,以及政策因素如近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在新疆南疆等地的推行遇到了不少阻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生育水平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 [J].
黄荣清 ;
曾宪新 .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3-16
[2]   对目前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生育观变化的分析 [J].
王志远 .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 (03) :42-44
[3]   新疆社会经济的区域发展差距分析 [J].
李建新 .
西北民族研究, 2008, (02) :53-63
[4]  
社会人口学的视野[M]. 商务印书馆 , 顾宝昌 编, 1992
[5]   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人口学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J].
王朋岗 .
前沿, 2013, (01) :173-178
[6]   伊斯特林生育理论与中国农村人口调控 [J].
李建新 .
中国人口科学, 1996, (05) :26-31
[7]  
The Fe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and Aualysis. Richard A Easterlin,Eileen M.Crimmins. . 1985
[8]   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的特征 [J].
李建新 ;
涂肇庆 .
人口研究, 2005, (03) :18-24+96
[9]   边疆少数民族人口生育及生育意愿研究 [J].
艾尼瓦尔·聂吉木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01) :4-6
[10]   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J].
李建新 .
西北民族研究, 2007, (01)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