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水矿化度对电化学导流驱油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吴新民
张宁生
貟军贤
机构
[1]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2]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电化学导流; 低渗透油藏; 水驱; 增产措施; 电化学方法; 地层水矿化度; 驱油机理;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1.04.009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低渗透水驱油藏电化学导流驱油这种提高油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新方法 ,简介了驱油机理 :电渗效应 ,电泳效应 ,外加电场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和粘土矿物性质 ,电解及电解产物的作用 ,岩石润湿性改变。详细介绍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岩心水驱油实验程序。在低渗透的油藏岩心和人造岩心上外加电场 ,用不同矿化度和离子组成的水驱替模拟油 (饱和和驱替岩心使用同一种水 ) ,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驱替水矿化度和二价离子含量影响驱油效果 ,在电场强度一定时 ,随水矿化度增加 ,油采收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的升高幅度及产水率和水相相对渗透率的降低幅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在一个最佳矿化度范围内驱油效果最佳 ,这一最佳矿化度范围对于两组实验岩心 (孔隙度 16 .6 %— 17.0 %和N2 气测渗透率 9.9× 10 -3 — 10 .4× 10 -3 μm2 ;孔隙度 14.8%— 14.9%和N2 气测渗透率 9.9× 10 -3 — 10 .8× 10 -3 μm2 )分别为 5 0 0 0 0— 70 0 0 0mg/L和 30 0 0 0— 5 0 0 0 0mg/L ;驱替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增加导致驱油效率降低。对实验结果作了分析、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电化学采油及其作用机理综述 [J].
张宁生 ;
吴新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73-74+90+6+13
[2]  
利用物理场从地层中开采石油.[M].(苏)瓦希托夫(Вахитов;Г.Г.);(苏)西姆金(Симкин;Э.М.)著;蔡天成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