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浊积体系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海(湖)平面升降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刘立,曹林,徐开志
机构
关键词
深水浊积体系,成因类型,海(湖)平面升降,层序地层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主要介绍了当前深水浊积体系成因类型的研究趋势,并且讨论了深水浊积体系的形成与海(湖)平面升降的关系。海相深水浊积体系的划分主要强调物源区性质和沉积物的结构,代表性的划分方案包括点源、多源和线源3种背景12种成因类型。湖相浊积体系的划分则主要强调浊积体系在湖泊中的地理背景,典型划分方案由6种成因类型组成。海相深水浊积体系可形成于海平面升降的整个过程之中,而湖相浊积体系则主要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二连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地层特征 [J].
魏魁生 ;
徐怀大 .
地球科学, 1994, (02) :181-193
[2]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的层序地层学分析 [J].
宋国奇 .
现代地质, 1993, (01) :20-30
[3]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特征 [J].
刘招君 ;
王东坡 ;
刘立 ;
刘万洙 ;
王璞君 ;
杜晓弟 ;
杨光 .
地质学报, 1992, (04) :327-338
[4]   湖盆砂体类型 [J].
吴崇筠 .
沉积学报, 1986, (04) :1-27
[5]  
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 沉积旋回 层序地层[M].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王东坡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