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页岩气储层条件对比

被引:30
作者
关小旭 [1 ,2 ]
伊向艺 [1 ]
杨火海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页岩储层; 脆性矿物; 微裂缝; 有机质含量; 脆性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北美页岩气开发已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中国页岩气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比分析中美页岩气储层条件,指导中国页岩气高效开发意义重大。从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储层特征和储层评价因素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中国成藏条件更复杂,储层埋藏深、温度高、热成熟度高、厚度低;中国页岩矿物组成更复杂,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居多,以微粒运移性的黏土矿物为主;石英含量更高,脆性指数更大,更有利于压裂改造;中国储层评价因素更复杂,要从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干酪根类型、储层有效厚度和岩石学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总之,从储层条件的角度对比情况来看,中国(尤其是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已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页岩气成藏条件及中国页岩气勘探风险 [J].
郝情情 ;
孙雨 ;
左银辉 .
新疆石油地质, 2013, 34 (03) :272-276
[2]   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J].
董丙响 ;
程远方 ;
刘钰川 ;
易新斌 ;
杨柳 ;
吴玲妍 ;
王蓓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8 (01) :25-28+36+5
[3]   页岩气藏储层特征及开发机理综述 [J].
郭平 ;
王德龙 ;
汪周华 ;
黄凯 ;
张小涛 ;
刘子雄 .
地质科技情报, 2012, 31 (06) :118-123
[4]   页岩气储层评价因素研究 [J].
胡昌蓬 ;
徐大喜 .
天然气与石油, 2012, 30 (05) :38-42+107
[5]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J].
钟太贤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9) :1-4+21+125
[6]   页岩气藏压裂改造难点与技术关键 [J].
赵金洲 ;
王松 ;
李勇明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4) :46-49+122
[7]  
页岩气压裂技术及其效果评价[J]. 马超群,黄磊,范虎,曾俊峰,侯明明.吐哈油气. 2011 (03)
[8]   页岩气地质选区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J].
李延钧 ;
刘欢 ;
刘家霞 ;
曹利春 ;
贾学成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2) :28-34+8
[9]   吐哈盆地页岩气有利勘探方向 [J].
孙玉凯 ;
李新宁 ;
何仁忠 ;
王瑞英 ;
孙美丽 ;
于法政 .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 (01) :4-6
[10]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J].
蒋裕强 ;
董大忠 ;
漆麟 ;
沈妍斐 ;
蒋婵 ;
何溥为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0) :7-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