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及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

被引:70
作者
黄海波 [1 ]
陈春艳 [2 ]
朱雯娜 [1 ]
机构
[1] 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
[2] 新疆气象台
关键词
WRF模式; 微物理过程; 暴雨; 水平分辨率; 阈值;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1.05.001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WRF模式和GFS资料对一次大尺度天气系统作用下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回报,分析了WRF模式不同降水方案和3种不同的水平分辨率(45km,15km和5km)对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于大尺度强迫作用较强的暴雨,尤其是层状云降水为主的暴雨,云微物理过程方案对降水的影响远大于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影响。②WRF模式不同的微物理过程方案对各等级降水量的预报效果差别较大。其中Kessler方案的TS评分明显随降水量级的增加而减小,其他6个方案的TS评分都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小雨和暴雨的TS评分较高,而中雨和大雨的TS评分较低。③对于小雨量级的降水,Lin方案的预报效果最好;对于中雨和大雨量级的降水,WSM 3方案的预报效果最好;对于暴雨量级的降水,WSM 5方案的预报效果最好;整体预报效果最好的是WSM 3方案,其次是WSM 5方案,Kessler方案最差。④WRF模式的降水预报效果并不总是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而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存在明显的阈值(15km左右),当模式的水平分辨率提高到超过这一阈值以后,预报效果开始转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不同模式分辨率和物理过程方案对贵州降水影响的对比试验
    伍红雨
    陈静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295 - 1306
  • [2] 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1年江淮暴雨的模拟对比
    赵应龙
    谭言科
    王铁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13 (06) : 727 - 737
  • [3]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长江中游汛期降水模式预报试验
    李俊
    王斌
    王志斌
    沈铁元
    [J]. 气象科技, 2008, (02) : 134 - 138+144
  • [4] WRF模式中的微物理过程及其预报对比试验
    闫之辉
    邓莲堂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06) : 1 - 6
  • [5] 不同云降水方案对一次登陆台风的降水模拟
    徐国强
    梁旭东
    余晖
    黄丽萍
    薛纪善
    [J]. 高原气象, 2007, (05) : 891 - 900
  • [6] 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在登陆浙闽台风降水预报中的比较试验
    薛根元
    张建海
    陈红梅
    诸晓明
    [J]. 高原气象, 2007, (04) : 765 - 773
  • [7] 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贵州降水预报的敏感性试验
    伍红雨
    陈德辉
    徐国强
    [J]. 气象, 2007, (04) : 23 - 28
  • [8] 云微物理参数化对华北降雪影响的数值模拟
    林文实
    李江南
    樊琦
    吴池胜
    古志明
    孟金平
    布和朝鲁
    [J]. 高原气象 , 2007, (01) : 107 - 115
  • [9] 非绝热物理过程对北京暴雨数值预报不确定性影响
    陈静
    矫梅燕
    龚建东
    李川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S1) : 18 - 27
  • [10] 不同降水方案对“03.7”一次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张曼
    王昂生
    季仲贞
    张文龙
    [J]. 大气科学 , 2006, (03) : 441 -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