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附近海洋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响应特征

被引:10
作者
赖巧珍 [1 ]
马雷鸣 [2 ]
黄伟 [2 ]
吴立广 [3 ]
机构
[1] 福建省龙岩市气象局
[2]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耦合模式; 海洋响应; SST; 黑潮; 彭佳屿冷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模拟2009年登陆我国东部沿海的台风"莫拉克"的基础上,利用AVHRR/AMSR和SODA再分析数据和模拟结果,初步评估了GRAPES-ECOM海-气耦合模式(上海台风研究所基于GRAPES-TCM区域台风模式和ECOM海洋模式开发而成)模拟台风期间海洋响应的能力,并分析了台风期间台湾岛周围海域的海温、上升流、中尺度冷涡等的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GRAPES-ECOM耦合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表层海温对台风的响应,与深水海洋响应比较,揭示了近海对台风响应的一些新特征:(1)在台湾以东海域,台风活动改变了黑潮海域海水的垂直运动,诱导黑潮南部沿岸上升流,而北部先于台风存在的上升流减弱,导致不同水深海温的最大降温位置都出现在路径左侧,与深海偏向路径右侧不同;(2)位于台湾岛东北面的彭佳屿冷涡因其形成与大陆架和黑潮有关,当台风在台湾以东洋面活动时,冷涡位于台风右前方,黑潮表层海水辐合流向大陆架,冷涡中心温度上升,强度减弱,当台风转折北上,冷涡位于台风东南侧,表层海水辐散,加强底层冷水上涌,从而增强了该冷涡的强度;(3)台风不仅加深了台湾海峡的混合层深度,还使得海水的垂直热力结构改变,并使整层海温趋于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海平面气压动力反演的台风涡旋初始化方法
    马雷鸣
    [J]. 气象学报, 2011, 69 (06) : 978 - 989
  • [2] 台风引起南海海表面降温的位置变化特征
    杨晓霞
    唐丹玲
    [J].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4) : 26 - 31
  • [3] 台风涡旋循环初始化方法及其在GRAPES-TCM中的应用
    黄伟
    梁旭东
    [J]. 气象学报, 2010, 68 (03) : 365 - 375
  • [4] 南海中尺度涡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个例研究
    刘广平
    胡建宇
    [J]. 台湾海峡, 2009, 28 (03) : 308 - 315
  • [5] 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式业务试验性能分析
    黄伟
    端义宏
    薛纪善
    陈德辉
    [J]. 气象学报, 2007, (04) : 578 - 587
  • [6] GRAPES-TCM业务试验结果分析
    朱振铎
    端义宏
    陈德辉
    [J]. 气象, 2007, (07) : 44 - 54
  • [7] 台湾东北海域冷水块的特征
    孙湘平
    修树孟
    [J]. 黄渤海海洋, 2002, (01) : 1 - 10
  • [8] 黑潮对环台湾岛海域温跃层影响的数值研究
    张文静
    沙文钰
    [J]. 海洋预报, 2001, (03) : 17 - 24
  • [9]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及其变异的遥感信息研究——Ⅰ.冷涡的季节性变化
    修树孟
    王克
    孙培光
    [J]. 黄渤海海洋, 2001, (02) : 57 - 64+115
  • [10]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的分析
    孙湘平
    修树孟
    [J]. 海洋通报, 1997, (02)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