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因素与中国大陆大震趋势研究

被引:9
作者
胡辉
韩延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云南昆明
[3] 北京
关键词
地震; 月亮运动; 太阳活动; 地球自转;
D O I
10.13577/j.jnd.2005.0516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全面分析了20世纪发生于中国大陆的7.0级以上大地震与天文因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中国大陆71%的大地震发生于月亮轨道(白道)与赤道交角变小的阶段,这说明月亮轨道运行至这一位置时将会是中国地震的活跃期。太阳活动及地球自转亦均与中国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太阳活动的谷年普遍都有大地震发生;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大地震多,20世纪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段发生的大地震占72%。经互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大震活动滞后于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年约6年,滞后于地球自转最快年约12年。文中最后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的变化,以及太阳活动与地球自转预测中国大陆下一个大地震活动幕可能开始于2006年,并有可能延续至2015年。在此期间内,中国大陆将会有多个M≥7.0的地震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的小波分析 [J].
韩延本 ;
韩永刚 .
科学通报, 2001, (24) :2031-2035
[2]   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幅度及时间的一种预测方法 [J].
韩延本 .
科学通报 , 2000, (04) :356-360
[3]   中国大地震的天文特征分析 [J].
胡辉 ;
李晓明 .
自然灾害学报, 1999, (01) :30-34
[4]   中国大地震的天体位置特征分析 [J].
李晓明 ;
胡辉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6) :780-786
[5]   高能粒子流对地震活动的可能调制 [J].
罗葆荣 .
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5, (02)
[6]  
云南地震预报系统论.[M].赵洪声;刘祖荫编著;.地震出版社.1993,
[7]  
天-气-地耦合与地震预报.[M].赵洪声等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8]  
固体潮.[M].方俊 著.科学出版社.1984,
[9]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M].马宗晋 著.地震出版社.1982,
[10]  
随机数据分析方法.[M].[美]J·S·贝达特;A·G·皮尔索 著;凌福根 译.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