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

被引:74
作者
周平
机构
[1]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族国家; 认同构建; 民族模式; 族群模式; 国族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民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本质上是一套保障民族认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因此,获得并保持一定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基础,构建国家认同也成为民族国家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民族国家"多族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认同构建就成为民族国家必须优先解决的根本问题。在实践中,民族国家的认同构建有两种模式比较突出和典型,并具有普遍性和巨大的影响:一是"民族模式",一是"族群模式"。前者为苏联、中国采用,后者为欧美国家普遍采用。不过,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不同的国家认同构建模式不过是解决"族"与"国"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具体方式。从总体趋势和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内国民享有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越是广泛和深厚,越是容易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国家认同;反之,一个国家内国民分化或形成了各种刚性的社群组织,国家的认同就难免被这些刚性化的社群的认同所分割,从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125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民族构建的二重结构 [J].
周平 .
思想战线, 2017, 43 (01) :29-40
[2]   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 [J].
周平 .
政治学研究, 2015, (04) :19-30
[3]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国家 [J].
周平 .
学术探索, 2013, (10) :1-10
[4]   美国和前苏联民族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J].
任一鸣 .
国际观察, 2013, (02) :46-51
[5]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 [J].
周平 .
政治学研究, 2013, (01) :26-40
[6]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 [J].
马戎 .
西北民族研究, 2012, (03) :13-28
[8]   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J].
王建娥 .
民族研究, 2006, (05) :1-11+106
[9]   略论“族群”概念的西方文化背景 [J].
蒋立松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2, (01) :23-28
[10]   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哈佛的观点 [J].
M·G·史密斯 ;
何宁 .
民族译丛, 1983, (06)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