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

被引:1
作者
祝福恩
董玉梅
机构
关键词
哲学; 市场经济; 一元论; 社会科学; 经济体制; 唯物论; 唯物主义; 社会转型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3971/j.cnki.cn23-1435/c.1994.04.001
中图分类号
B26 [现代哲学(191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16年的改革开放,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体制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过渡期。改革所引发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的质变,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型,是邓小平所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社会的转型表现为: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照抄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尽管在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及其资源配置既不在市场上进行,也不服从经济规律,而是服从行政权力导向,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现代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23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